Site icon 黑色酒吧

【都市傳說】你走的路,竟是牠被切斷的腿?蟾蜍山的蟾蜍精傳說


盆地四圍的臺北南郊

臺北盆地四面環山,每當夏季來臨時,低矮地勢連帶而來的濕氣與熱氣,常讓人覺得透不過氣來。幸好,周遭有不少低矮丘陵,可供假日爬山消暑看風景。國外來的朋友特別愛去象山,近年來由墳墓改建而來的福州山自然公園也相當地受歡迎。

盆地周遭的丘陵有一個特性,就是它可能蓋了住宅區,但旁邊又是一片連綿的六張犁公墓,緊鄰著麟光捷運站周遭的社區。活人與往生者,一同住在山坡邊,相依為命……

 

蟾蜍山聚落
圖片作者:林高志
Creative Commons BY-SA 4.0

山中的魔幻傳說

雖然這麼說,這些社區多年來也相安無事,另一方面,有些坡地上可能住著歷史因素影響下而遷居此地的窮苦人士,例如寶藏巖(又稱小觀音山)。總之,臺北盆地周遭的丘陵其實意外地離我們生活很近,只是平日上學、上班過於繁忙,且高樓大廈擋住視線,便容易忘了臺北是處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山跟水,就是眾多妖怪鬼魂傳說生長之地。

在盆地南端的蟾蜍山與小觀音山之間,有一條相對蜿蜒又緊鄰山壁的道路,是連結臺北城南與文山一帶的重要要道,這條路,在日本時代1905年時,還是一條僅供人與人力車通行的小徑,且大雨一來,土泥從山丘上留下來後便會擋住去路,也因次,這路就被當局看成要拓寬鋪平的首要幹道。

哪知道,這次的拓寬道路,竟引來三天三夜的慘叫聲!

 

蟾蜍VS呂洞賓,鞭數十驅之別院!

原來,從清代以來,在地方人士傳說之下,這座南郊的蟾蜍山原本就實實在在地是一隻「蟾蜍」,牠常圍住去路,大鼻孔噴煙繚繞,並噴發毒液使人們無法生活,造成相當大的困擾。

三立台灣台知名類戲劇節目《戲說台灣》中的蟾蜍精

地方民眾就祈禱上蒼,希望上天看在人民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下,來處理這隻帶來禍害的蟾蜍。也許是祈求真的被神仙聽到了,這時飄於天上,深穿道袍隨口一酒的呂洞賓,正乘馬在周遭仙遊,他聽到陣陣通天巨響之聲,起了好奇之心,駕馬下降想看清楚到底怎麼回事,這一看才發現蟾蜍精正在做害。

同時是武神、醫神,也是雷神的呂洞賓,怎可放過這樣禍亂世間的事情呢?於是他下馬準備來懲罰這隻做壞的大蟾蜍!於是呂洞賓揮舞手中的利劍,口中唸唸有詞,與這蟾蜍精過招數回。這巨大的蟾蜍精雖然又有毒氣噴發又有毒液襲擊,但身形過於巨大,行動緩慢,無法迴避呂洞賓的巧妙攻擊。

最後只見呂洞賓使出天遁劍法,飛劍而出,降伏了這名惡蟾蜍。蟾蜍也就無法移動,變成了今天與寶藏巖比鄰,並連結芳蘭山、姆指山系的蟾蜍山了。

呂洞賓神仙大大

降妖除魔之後,呂洞賓觀看這臺北精美怡然的自然樣貌,定睛一看,看到那今天木柵指南山山麓的山明水秀,決定縱身一跳,前往山麓清修一番,但可能是剛降伏完大蟾蜍,還沒恢復最佳狀態,因此這一跳力道不足,中途失足墜於今日的景美夜市東側的丘陵上,兩隻大鞋子奮力一踩,就是仙跡岩上那著名的大腳印了。

爾後,經過降妖、跌倒等意外後,終於來到指南山山麓的呂洞賓,認為此處山明水秀,有助於清幽修仙,便決定在此居住,這也就是今天木柵指南宮的出現原因之一。

另一種說法是,呂洞賓信仰之所以來到木柵,是因為19世紀末清代臺北曾出現的一場大瘟疫,帶走了許多景美一帶人的性命。當時艋舺正好信奉呂洞賓,於是景美的仕紳便決定迎呂祖到景美,果然,神力顯赫,不僅瘟疫疫情出現嘉玲,還有目盲者恢復視力的神蹟發生,最後景美鄉親終於在1890年在指南山建廟。

指南宮凌霄寶殿
圖片作者:KasugaHuang
Creative Commons BY-SA 3.0

 

呂洞賓的形象與事蹟

回顧歷史,在祂出身的中國唐代末期,修道之人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為隱居山林從道教取得依託者,二為修道教之方術積極入世,救苦救難者,而呂洞賓就正好是這兩類求道人士的具體化身。

唐末後,祂聞名於宋代之後,被若干研究認為是當時道教體系的新興派系內,最有名望與未來的「新」神仙,呂洞賓的出現,可以說是道教從漢朝以來到了宋元之際的「中興」、改革。元代時還被朝廷封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而幾乎各處信奉呂洞賓的中國各處,都有呂洞賓曾經出現或顯現靈蹟出現,清代的臺北也是如此。

呂洞賓的「瘋臺灣」傳說,還不僅止於蟾蜍精或仙跡岩,又有一說,是在木柵修行的呂洞賓,對於不遠處的觀音菩薩感到十分心動,觀音去了哪裡,呂洞賓就跟到哪裡,可以說是熱烈追求。但郎有情,妹無意,受不了糾纏的觀音菩薩,便柔柔地將身上絲綢衣物放下,這一放,就是淡水河流域,遠遠隔開出觀音山與指南宮之間的距離。

追不到觀音的呂洞賓,自此不開心別人都能尋覓到佳偶,自己卻追求觀音失敗,因此若在指南宮看到情侶出現,就勢必會拆散這對情侶,也因此,才會傳言情侶出遊絕對不能選擇指南宮當去處,否則後果自負。

苗栗通霄秋茂園的呂洞賓,有點微妙
圖片作者:lienyuan lee
Creative Commons BY 3.0

 

去死去死團團長?

有趣的是,日治時期報刊雜誌上倒是有一則歌謠如此寫著:「木柵仙公廟燒金に行く,聖杯投げて話する,保庇兩人仲良く,じゃぶじゃぶじゃぶ,じゃぶじゃぶじゃぶ。」意思大概就是情侶們兩人到指南宮燒金拜拜,想好願望後擲筊報告給神明廳,希望兩人能相處良好,永浴愛河。

由此可見,呂洞賓在日治時期的樣貌還不是去死去死團的團長,相反地,還是祝福情侶感情的良緣之神,可見神明的形象不僅在各地方會略有相同與相異,不同的時間點也會演化出不同的形象。

最後,還記得上面提到的那隻大蟾蜍嗎?傳說中,祂被呂洞賓降伏在現位置後,還沒有死去,只是被定住;但日本政府為了開路問題,拓寬之際,其實就是把蟾蜍的四肢給截肢,比呂洞賓還狠。因此這隻蟾蜍才大哭三天三夜,畢竟四肢斷掉肯定是很痛的。不過也正是如此,今天的文山、新店一帶才能跟臺北市中心有更緊密的往來,只能說為了都市發展,蟾蜍精你真是辛苦了阿。

 

資料來源:

木柵景美迎神 力勸鎮民節約,19520610,聯合報,版次5

呂洞賓白牧丹傳奇,19739728,聯合報,版次13

黃勉雄,2010,〈台北市指南宮(木柵仙公廟)之研究〉,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專家指戲曲穿鑿附會 蕭萬長夫婦當年到此約會 如今白頭偕老,20170828,聯合晚報,版次B7

仙跡岩生態豐富 登高嗅靈氣,20200515,聯合報,版次B2

情侶不能上指南宮的傳聞,指南宮文化研究中心,網站資料,擷取於20200602,網址:https://reurl.cc/kdvzn9

一對足印各自表述,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網站資料,擷取於20200603,網址:https://blog.xuite.net/jingmei.history/twblog1

 

 

Exit mobile version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