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巡禮】臺大醫院:火葬場傳說與立法院不祥水池


醫院,看盡人們生離死別之地,在這裡常有許多感人的奇蹟上演,但更多的是送別親人的遺憾。醫院難免有病人過世,久而久之,就有在夏天帶來涼意的鬼故事傳開。即使在全臺灣醫療資源與技術最為先進的臺大醫院,也避免不了亡者留下的陰影,甚至,祂們還跨越道路劃界,影響到國會殿堂……以下就來述說臺大醫院的怪談。

 

 

臺大醫院,氣派下的怪談

臺大醫院,臺澎金馬首屈一指的最好醫院之一,也是創立年代最久的醫院之一,它的前身是臺北病院,原是木造建築,後來在1912年起,於今臺大醫院舊館的位置,以鋼筋混擬土配合紅磚建材建造醫院,1916年完工。它的設計師為近藤十郎,他所受的教育,正好是日本明治維新後積極全盤西化的背景,建築風格也是如此。政府特地設立東京帝大建築科,該科系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熟悉各類歐洲歷史樣式的建築師,當中又有部分人來到臺灣這塊新殖民地發展,可以說,臺灣更是他們可以好好發揮所長,而不會被限制的地方。

Figure 1 臺北病院,日本時代,臺灣大學校區導覽地圖網站,擷取於20200514,網址:https://ntuml.mc.ntu.edu.tw/guidemap/

就醫院建築來說,它本身有很重要的使命在,就是醫治病人,所以它的設計長期以來都是歐洲討論的重點。「魚骨狀平面」開始成為近代醫院的流行配置,建築依照類似魚骨頭整齊散開的配置,使各空間能兼顧採光、通風,進而達到各區病人不會相互感染,最早可見於18世紀末英國皇家海軍醫院,以中庭方式隔出不同的空間,臺大醫院也是依照這樣的平面設計去建造的。

有別於清領時期的醫療環境,新的政府帶來的新建築、新設計,讓臺灣醫療往新的未來前進。不僅如此,臺大醫院舊館還有許多細節,諸如門廊的多立克柱式、窗戶拱圈的芼莨葉與頂心石等,最有趣的地方,是近藤十郎還用了臺灣特有的眾多熱帶水果來當建築裝飾,可以說巧妙地融合了西方歷史經典風格與臺灣在地特色物產。

然而醫院不管再怎麼豪華、氣派,也難敵長久時間的摧殘,更難以預估臺北人口會從20萬飆漲到今天的200多萬,醫療需求的設備與設施必然是不夠的,只好在原本刻意用來採光的空間做了增建。如此下來,臺大醫院漸漸顯得又擠、又舊,陰森陰森的,不再有當年的風華。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陸陸續續地,關於醫院,有了神祕的傳言流出來:

聽說某位在臺大醫院剛開始值班的年輕醫師,一個人走在院內的地下連通道內,耳朵旁傳來一男子的聲音問說:大門口要怎麼走呢?醫師不以為意,直接反射性地回答:往這條路走去就可以了。對方也客氣地回說謝謝。而醫師就繼續往前走,卻只聽到自己的腳步聲,沒錯,整個地下連通道一直只有他一人的腳步聲,醫師轉頭左看右看,也沒看到任何人,這才覺得有些不對勁,是誰問路的呢?

上述故事,最早出現的版本就在百年醫院臺大醫院內的舊院區中,爾後也有若干類似版本出現在其他醫院,有時是電梯開門卻沒人,或莫名停在某樓,離開後才發現該樓層是太平間……諸如此類。

 

冤魂逃進立法院,煞到立委諸公?

但若要說臺大醫院確確實實地「嚇到」臺灣眾多知名人士的案例,就非立法院諸公莫屬了。

立法院自運作以來,常以風水等原因做了許多避煞動作,諸如填平水池、入口鏡子等等,中元普渡還會跨越黨派集結起來一起祭拜好兄弟,祈求來年平安,這又是怎麼回事?

Figure 2 議場與水池,圖片出自:立法院水池聚冤魂 擺鏡鎮煞仍擋不住,20181027,三立新聞

原來,有一說法是這樣子的:因為過去立法院委員們喜歡在議場廣場前的大噴水池拍照,但沒想到拍照前後就有幾位委員因病去世了,後來又有清潔工久病厭世在立法院三樓上吊,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後來請了專家來勘查,認定是議場前的這個水池帶來的災難。水池為什麼會帶來災難呢?

專家又說,這是因為立法院對面就是臺大醫院北側(當時還未興建兒童醫院與拆除鍋爐室),北側這邊,一方面有太平間,另一方面還有火化場,那些「不好的空氣」就會這樣飄落到這水池當中,形成煞氣。另一方面,因為對面醫院設有太平間,那些冤死的魂魄,聚集之後會直衝到議場前的「清涼」一下,但潭水降不了祂們的怒氣,因此好兄弟們就四處亂竄,往立法院內各委員的辦公室集中去了。其中最為衝擊的恐怕是立法院的第43號座位,傳說這43號位置的對角線就是臺大醫院焚屍間,所以這個位置在立法院20幾年來已經有4位立委死於任內了

上述說法就筆者所查,最早在1992年刊登在報紙之上,而在1991年1月時,當時新任院長為劉松藩,立院前秘書長還特別請佛教長老悟明法師來此祈福消災,也同樣是在劉松藩任內,就把這個「不祥的水池」給填平了,1996年進而把43號對角煞的位置移開,「寧可信其有」,避免憾事再發生。筆者前年曾參加立法院的古蹟導覽日,當時解說員也再度在議場前的空地說明水池的消失及上述的風水之說。這些說法一直延燒到今日,這兩年也陸續有網路媒體繼續回顧這個風水議題,可以說已經成了立法院內的「知名小秘密」之一。

 

不存在的火葬場

然而,這個說法真的有道理嗎?醫院內有火葬場嗎?也許,這只是一場誤會。

李慶雲醫師口述回憶中曾提到,他在日本時代北上求學時,因為對臺北大型建築相當陌生之故,看到醫院大煙囪,還以為是燒死人的,但後來才了解到那只是鍋爐房和洗衣房所用到的煙囪。

另外,據文化資產局指定文化資產「臺大醫院舊館西址鍋爐室〈含洗衣房及煙囪〉」的資料顯示,這區塊的建築與設施,建於1921年,目的在於提供醫院蒸氣,以便醫院用來滅菌、消毒、供應熱水,以及提供熱能烹煮食物等等,如此看來,這個煙囪處理的事情很單純、很理性,而且才不是「不好的空氣」,反而是「為了乾淨用途而來的空氣」

那麼關於太平間的說法,是有根據的嗎?根據筆者研究臺大醫院於日本時代1942年的配置分布圖顯示,該地區的確是有「屍體解剖室」,但其他部分就如上述所說,只是提供動力來源的機械裝飾與煙囪,與好兄弟、冤魂等一點關係都沒有,屍體解剖也是為了學術用途,按這樣的思路下去,怎麼會有冤魂從馬路對面直衝到這頭的立法院水池「聚集消涼」呢?

Figure 3 臺大醫院於日本時代的空間配置圖,可見除解剖室外其他都為工作人員使用的場所

 

悲傷不代表冤枉,也可以是自然的祝福

的確,醫院本身處理生、老、病、死的人生大小事,醫院的確會每天出現過往的人,但即便是在2017年7月「醫殯分流」,也就是醫院不得設置靈堂的制度出現之前,那些在醫院內簡易設置的「助念室」、「臨時靈堂」,也都是抱著哀戚的家屬,為剛離開的人給予祝福並禱念之處,這樣良善又有正念的地方,把他們誤認成不散去的冤魂,若家屬得知,豈不傷心、難堪?

現在,因為「醫殯分流」政策之故,醫院裡面不會再有靈堂出現了,就算再怎麼害怕的人,也應該可以開始了解,醫院就是治病的地方,也可能是死者前往火化、土葬的一站,但就僅止於此而已,與其每年小心翼翼地,先將意外憾事聯想到「好兄弟作祟」,再請各路豪傑來做法消災,倒不如,抱著虔誠正念的心,用善心與同理心顧家屬感受,並了解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如此打開心胸,難道不是更好嗎?

 

參考資料:

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他的故事, 張秀蓉、劉清泉、呂俊毅,2020,如是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立法院水池聚冤魂 擺鏡鎮煞仍擋不住,20181027,三立新聞
上吊輕生、冤魂水池!立院鬼怪傳聞不斷 請出王金平鎮煞,201504101,三立新聞
醫殯分流 終結太平間亂象,20170717,人間福報
連死四立委立院曾有「43號靈異座位」,20040930,TVBS
立法院風生水起火氣來,19920428,聯合報
台北帝國大學一覽,1941,國立國會圖書館

 

 

其正

總在減肥,但減不下來,牡羊座。喜歡老街區的氛圍與神祕,品味古老文化帶來的故事,在當代與歷史之間來回穿梭,帶來不為人知的小知識與小秘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