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傳說】大安森林公園驚現鱷魚?都市傳說如何變成真實「鱷夢」!


甚麼?大安森林公園裡面有鱷魚!?

先別急著驚嚇,這很可能又是一起都市傳說,對吧?

當酒保為了寫都市傳說,想起「大安森林公園有鱷魚」這樁多年前的舊聞,也是這麼想的。但我實際去調查之後發現……喔不,記憶中的傳聞是真的,大安森林公園的池塘,真的曾經出現鱷魚,有圖有真相。好,你現在可以大吃一驚了。

為什麼首都鬧區的公園裡會出現鱷魚?這跟歐美世界經常流傳的「下水道有鱷魚」又有甚麼關係?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這樁城市居民的「鱷夢」吧。

紐約布魯克林街頭藝術
圖片來源:pixabay

沒有鱷魚的臺灣,為何會有鱷魚?

臺灣雖然是位於亞熱帶跟熱帶之間的國家,但並非鱷魚的棲息地,所有在臺灣看得見、吃得到(!?)的鱷魚,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外來生物。不過事實上,1936年在臺南發現的「豐玉姬鱷」化石證明,臺灣以前也是有鱷魚的,可能因為環境變遷等原因已經滅絕,詳細情況大家可以參考蔡政修的文章〈躲過二戰煙硝的化石 證明台灣也有鱷魚公主:豐玉姬鱷〉

那麼,臺灣為什麼會出現鱷魚?原因很單純,主要就是為了賞玩。臺灣人歷經經濟奇蹟年代,人民變得有閒錢可花,許多人更是發財發得比別人厲害。飽暖思淫慾,淫慾若也滿足了,人就會開始想更多有的沒的,比方說養寵物陪伴自己,或是拿來炫耀財富。

貓、狗、鳥、魚不稀奇,要養那種一般中產階級不會養、養不起的動物,才能證明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鱷魚就是一種稀奇古怪、又需要特殊環境跟食物照顧的動物,絕對足以吸引大眾的注意力——當然,也有些飼主是真心喜愛鱷魚。

1976年,臺南人邱錫河曾在麻豆創立「麻豆鱷魚王生態教育農場」,裡面主要飼養跟展示鱷魚,全盛時期更有8千多隻鱷魚,民眾甚至可以在園區裡面騎鱷魚拍照留念。不過,這樣對待鱷魚的方式,讓動物保護團體多次抗議,臺灣的動保法規也讓「麻豆鱷魚王農場」最後經營不下去,在2017年結束營業。

言歸正傳,大安森林公園這種人造的城市公園,照理來說不應該出現鱷魚。可是在這個常有家長帶小朋友遊憩、老人家來此散步、運動的公園,竟然出現了鱷魚?而且這隻鱷魚,可不是鱷魚王底下那種嘴巴被膠帶綁緊緊的可憐鱷魚,牠的血盆大嘴,正張開等著啃食下一個獵物……

池塘裡的假鱷魚雕像
圖片來源:pixabay

天龍大安森林公園,驚現鱷夢?

「池塘有鱷魚!?」

1999年,就有民眾回報,大安森林公園被棄養了鱷魚。看來,有飼主無法負起一時衝動的責任,任意拋棄了小生命——而且還是會對公園其他動物、人類造成危險的小生命。

不久之後,就出現了被咬傷的水鳥屍體,可怖的尖齒痕跡,使得鱷魚傳聞更加繪聲繪影。公園管理處自然不能等閒視之,就用肉塊試圖引誘、釣起鱷魚。後來還真的釣到了一隻小鱷魚,證實大安森林公園池塘,確實成了無良飼主棄養鱷魚之地。

《中國時報》2001年1月4日報導

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嗎?隔年,2000年10月,一群民眾在池塘邊遊玩時,又看到了鱷魚的蹤跡——媽啊,原來鱷魚不只被棄養一隻,還有第二隻。池塘旁邊醒目的鴨子屍首,刺激著臺北市居民的恐慌。畢竟大安森林公園,可是優游自在中產階級家庭,重要的假日休憩之地。

大安森林公園本名「七號公園」,其實落成時間不長,1994年3月29日才正式開放,當時曾是臺北市最大的公園。天龍國人——我是說臺北人,享受著豪華公園的設施與芬多精時,恐怕多半忘卻了這塊土地曾經是容納數千名居民的家園。

雖然日本時代就將此地規劃為公園預定地,中華民國來臺灣之後也維持著原有規劃,不過卻因為戰後外省移民湧入此地蓋起眷村,此地也有許多日本時代就在的合法民宅。數千人的生活是既成事實,很難任意處理,所以公園計畫一拖再拖,直到1990年黃大洲市長上任,開始強制拆遷民宅、建造公園。數千人的生活記憶,就這樣被一片人造的綠地跟池塘取代了,換來的是百萬享用臺北市豐厚資源的中產階級居民的假日娛樂。這樣的改變到底值不值得,應不應該,我就不多發表意見了。

言歸正傳,鱷魚現身市中心鬧區的新潮大公園,威脅著水鳥、鴨子、以及小朋友的生命安全,這簡直是對首善之都打造親子同樂安全尊榮天地的努力之,一大打臉。

《中華日報》2001年1月18日報導

快請麻豆鱷魚王來抓鱷魚

2000年底到2001年初,鱷魚現身大安森林公園的傳言再次甚囂塵上,人們說得繪聲繪影,臺北市的家長、老師紛紛禁止學童靠近大安森林公園的池塘,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小朋友變成鱷魚的一餐跟人類的永恆遺憾。

自幼生活在臺北的酒保,當時也歷經這番恐慌的氛圍,接受過老師跟父母的警告(暴露年齡)。事實上直到多年以後,我路過大安森林公園的池塘時,還是會有點擔心害怕,不知道一片濃綠的深潭下,是否有鱷魚或其他詭異生物竄動。

出於鱷魚的特性,牠可以長時間待在水面下不上岸,因此若一個水池有鱷魚,是很難被發現的。更何況大安森林公園的池塘旁邊滿布各種水生植物、樹叢,池塘中間還有一個植被茂密的小島。鱷魚可以躲藏之處,實在太多太多了,眾人就在這不知鱷魚存不存在、啥時會突然現身的恐懼中,默默迴避這座美麗的不祥池塘。

2001年1月初,消防局嘗試捕捉池塘鱷魚,可惜一開始無功而返。畢竟這個時期正好是冬天,鱷魚正在冬眠,難以用食物誘捕。於是,管理處向臺南的麻豆鱷魚王邱錫河求助,畢竟他是養鱷魚養了快30年的專家,也是國內第一位成功人工繁殖鱷魚者,對鱷魚的種類、習性都非常了解。邱錫河一口答應,帶著助手陳清安,以及特製捕鱷網、強力照明手電筒、跟防水衣褲等道具北上。

不過,由於鱷魚冬眠期不會出沒,邱錫河團隊還是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刻,於2001年5月2日晚間出擊。邱錫河的探照燈照出池塘島上的兩個小紅點,那就是鱷魚的雙眼,接著展開一場長達4小時的人鱷大戰,邱錫河雖然手腳多處掛彩,還是順利捕到這隻「眼鏡凱門鱷」,結束了大安森林公園長達多年的「鱷夢」。

《中國時報》2001年5月4日報導照片

鱷夢的起源,是人類的不負責任

如今的大安森林公園,池塘中還有沒有鱷魚呢?很難說,畢竟你不知道還有沒有無良飼主又偷偷棄養鱷魚。事實上,根據報導指出,在大安森林公園鬧出鱷夢之前,國父紀念館的水池也曾經清出大量被丟棄的魚類、烏龜,還有一條小鱷魚。其他有湖泊的公園、山區、營區,最好也多加留意,你真的不知道飼主會去哪裡丟棄小生命。

只有臺灣人這樣對待動物嗎?倒也不是。事實上,歐美先進國家在棄養寵物這件事上,也比咱們「先進」,更早之前,就已有多起鱷魚被棄置下水道的都市傳說。而且這些傳說還相當誇張,有人說可憐的小鱷魚是被無良飼主沖進馬桶,但意外地活了下來,從此成為下水道之王,不知道有沒有吃掉幾個倒楣下水道工人。另外,《忍者龜》中的反派鱷魚人(Leatherhead)的誕生,其實也與這些都市傳說有關,他在設定上是逃進下水道的小寵物,被抓去實驗之後得到了智力跟超能力。

從鱷魚的故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都市傳說從來不只是單純「傳說」。鱷魚被好奇又衝動的人花了大錢從國外引進、飼養,然後被不負責任地拋棄在城市的角落,這樣的事件絕非傳說,而是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事。鱷魚可憐,但周遭受害的動物、人類也可憐,沒有人或動物,活該要承受部分人類自私自利又無法收拾殘局的後果。

不管是甚麼樣的動物,如果你真心喜愛牠,請把牠當成家人好好照顧到生離死別的那天;如果你認為這個條件太嚴苛,那或許你在衝動之前,就要好好三思,省下那筆錢,也省下動物日後被你殘忍拋棄之苦。

鱷魚大王後來也發展出保育傾向
《中國時報》2001年5月4日報導

延伸閱讀:

那些你以為很扯的都市傳說,說不定是真的?
【都市傳說】兔兔人砍人傳說
【都市傳說】魚肉好吃嘸?人面魚傳說的畸形恐懼

參考資料:

蔡政修,〈躲過二戰煙硝的化石 證明台灣也有鱷魚公主:豐玉姬鱷〉
翁稷安,〈靜謐下的喧囂歷史—大安森林公園的抗爭場景〉,《臺北畫刊》2019年10月
王超群,《中國時報》,〈公園鴨屍 鱷聲鱷影〉,2001年1月4日,第七版
蘇郁凱,《中國時報》,〈誘捕鱷魚 遍尋不著〉,2001年1月4日,第七版
鄭如意,《中國時報》,〈小鱷一隻 威脅不大〉,2001年1月4日,第七版
郭靜蓉,《中華日報》,〈麻豆鱷魚大王 應邀北上捕鱷〉,2001年1月18日,第八版
鄭如意,《中國時報》,〈大安森林公園鱷夢終結〉,2001年5月4日,第五版
鄭如意,《中國時報》,〈愛牠 就不要棄養牠〉,2001年5月4日,第五版
廖瑞宜,《中國時報》,〈「鱷魚大王」放下屠刀〉,2001年5月4日,第五版

艾德嘉

喜歡喝泥煤味重的威士忌,但也熱愛甜如果汁的雞尾酒。常常在大街小巷間巡梭,尋找各地的怪談,見識各地的奇聞。心血來潮開了酒吧,但賣的不是酒,而是各種黑色故事,分享給來到這裡的有緣人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